山東東營:利津縣“黃河口”灘羊產業園 引領農民步入“標準化”
夏日驕陽下,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黃河口”灘羊產業園區,一排排高標準的羊舍整齊排列,藍色的彩鋼棚頂在陽光下閃著亮光,羊舍前后都有一塊標準的綠草地,空閑地則被打造成綠色景觀。
“來這里創業成為養羊戶,不僅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備,高標準的養殖場圈和設施更是樣樣俱全,牽著羊進來就可以起步。”養殖戶薄純儉一邊照看著1000多只撒歡的羊兒,一邊向記者介紹。
記者采訪了解到,只要創業者有意愿養,繳納場圈租賃費,就可以入駐,園區提供完善的設施、技術和市場等服務,這就是“黃河口”灘羊產業園區建立的“基地統建+租賃運營”運行機制。
鹽窩鎮是“山東省肉羊產業第一鎮”,全鎮肉羊存欄量達70萬只,有1200余戶養殖戶從事肉羊養殖行業,養殖規模排在全國前列,年產值達21億元。近年來,該鎮為改變養殖布局分散、產業鏈條斷層、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根據統一標準規劃建設了“黃河口”灘羊產業園區,項目總投資3.6億元,占地3560畝。
“為鼓勵養殖戶來園區創業發展,鎮里出臺了肉羊標準化健康養殖園區養殖扶持政策。目前一期150個標準羊舍已全部實現養殖戶進駐。園區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的‘五統一’模式,同步配套建設綜合管理服務區、交易區、飼料倉庫等功能區域以及園區道路、雨污管網等基礎設施。”鎮畜牧辦主任吳星華說。
來自該鎮馬村的農民馬海濤,看到別人養羊致了富,也來產業園承包了一個養羊大棚開始創業。“這是首批養的900多只羊,咱以前沒養過,好在園區有技術員專門指導,羊吃的可是‘營養餐’,飼料由秸稈、酒糟、玉米、預混料、豆粕等按一定的比例組成,一天要喂兩次,早晚各一次。羊吃得好、不生病才長得膘肥體壯。”馬海濤說。
在基礎設施、技術支持等方面為園區創業者保駕護航的同時,鹽窩鎮還著力延伸肉羊產業鏈條,引進投資1.56億元的16萬噸飼料加工項目,投資2.6億元的50萬噸有機肥生產項目和投資1.2億元的屠宰深加工項目等,著力建立從基礎母羊繁育、飼料加工、肉羊育肥、廢棄物處理到屠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條,達到當地“產得出、育得肥、運得走”的獨立經營模式,增強產業競爭力。
鎮黨委書記張向陽說:“園區為農民搭建在家門口創業就業的舞臺,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帶領全部入園創業者實現肉羊良種化、養殖標準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監管常態化的產業發展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