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小而美”園區 與“潛力股”共發展
2022-07-22 10:5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蚌埠消息(記者汪稱 通訊員靳瑾)走進位于蚌埠城南片區的蚌山半導體科技園,聽不到普通廠區的機器轟鳴,只見廠房排列整齊,籃球場、花園點綴其中,倒像是科研院所。“園區現有6家企業,都從事電路及光電、通訊、網絡元器件的生產、研發、銷售,預計今年園區產值能達到5.6億元。”走在園區內,蚌山區“工招園”辦企業服務科科長蘇磊指著兩邊廠房,用“精耕細作”來形容發展思路:缺工幫忙招、廠房幫忙建、水電幫忙通,以貼身包保服務掃除企業發展中的障礙,讓引來的“金鳳凰”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發、生產和營銷上。
第一眼就相中 來蚌埠果然沒錯
安徽優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大屏幕顯示系統及其配套工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工程安裝和售后維護的企業。2020年4月,企業從上海遷來,成為第一家入駐園區的企業。
“作為園區的初創‘會員’,我第一次來蚌埠考察,園區還沒建成。”安徽優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志超對“初相識”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當時,園區的廠房還未封頂,道路、綠化等正在施工。然而,宋志超踩著泥巴路走進來,一眼就相中了,挑選了緊挨著南門的9號樓作為企業的落腳點——“4層的廠房建得規規整整、敞敞亮亮的,簡單做個內部裝修,設備一安裝就能生產。省心省勁還省錢。”宋志超告訴記者,企業原先在上海的廠房面積太小限制發展,而且房租、人力等各方面成本高昂,這才決定外遷。而蚌山半導體科技園完美地解決了他所有的后顧之憂,拎包入駐的廠房不僅直接將自建工期縮短為零,而且節約了大量的建設費用,對于起步階段的企業來說,恰如想睡覺送來個枕頭一般。
不僅廠房合心意,附近的企業配套更令宋志超滿意,上游企業有六成位于蚌埠,甚至園區內就能找到配件供應商。“隔壁園區的海勤科技就是我們的合作伙伴。他們比我們先一步來蚌埠,‘來蚌埠,沒錯的!’電話里跟我說過好多次。”宋志超說,幾方利好一疊加,他就爽快拍板了。
想不到驚喜還在后面,政府各方面的服務超乎宋志超想象,企業落地后幫辦所有手續,個別手續有缺項的則采取容缺辦理,一切為發展開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營業執照一天內辦齊。甚至內部裝修和安裝設備時,遇到問題都是蚌山區出面協調。“有了這兩年合作的基礎,我對企業有信心,對政府也格外有信心,他們只要承諾的就一定會做到。”宋志超坦言,正是因為舒心的發展環境,今年三四月份企業將上海的研發人員悉數搬來蚌埠,企業今年的產值有望過億元。因此,宋志超將園區形容成“福地”。
蚌山半導體科技園不僅是安徽優譜的“福地”,也是其他企業的騰飛之地。竣工剛滿兩年的科技園總投資11億元,占地100畝,包括10棟廠房、1棟宿舍樓、1棟辦公樓。“我們當初有很明確的思路,就是全產業布局,筑巢引鳳建好標準化廠房,然后有針對性地招商引資,形成特色鮮明的園區。”蘇磊告訴記者,建設園區之初就瞄準半導體產業,緊盯科技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精準招商。他解釋說,半導體產業講究創新,講究輕資產,比如安徽優譜就擁有10多年顯示類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經驗,核心團隊開發過我國第一套27.5寸小間距LED模組、第一套電子黑板,是典型的“小而美”企業。因此,現成的廠房、齊全的上下游配套對企業非常有吸引力。“園區建成后不到半年,企業就招滿了。從目前發展形勢看,未來園區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利稅3億元,畝均稅收3百萬元。”說到發展,蘇磊信心百倍。
落地快投產快 政府服務真到位
落地快、投產快,是園區內企業的共同特征
與安徽優譜隔著兩棟樓的安徽富創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人機交互技術及智能顯示主控板的開發研究與生產。公司去年1月4日簽約,第二天完成所有注冊工作,105天裝修完成1.2萬平方米廠房,4月22日第一片產品下線,一期已建成年產100萬套紅外觸摸屏和智能顯示控制板生產線10條,發展速度飛快。
同樣的,跟安徽優譜“前后腳”落戶園區的安徽諾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當年落戶當年投產,注冊半年后就建成年產60萬片納米銀觸控模組生產線,“解鎖”了15寸到110寸超大觸摸屏的生產。因為銀觸控模組產品具有方阻低、彎折性強、透光性佳、穩定性好等特點,諾金納米在智慧會議、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柔性智能設備、新零售等領域大展拳腳,目前已與Intel、HP、Zoom、Lenovo、視源等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單項出貨量全球第一。
“當時備選的地方有宜昌、寧波,但我們再三衡量后還是選擇了蚌埠。”公司總經理趙存形容,吸引他的不僅是高性價比,還有完善的配套,蚌埠對顯示產業的招商力度最大、行業發展也最有潛力、上下游鏈條最長。“市區有好幾家給我們供貨的企業,園區內就有我們的客戶,不出門就把生意做了。”趙存告訴記者。
引來金鳳凰,還得讓鳳凰愿意留下來。提升企業信任感、滿意度,從政府到園區都聚力于提升服務要素。趙存至今記得,企業落戶后享受到房租減免、裝修補貼、設備補貼、貸款支持、人才獎勵等政府扶持,很多都是意料之外的。
園區竣工投產兩年,生產蒸蒸日上,變化有目共睹。門口開通了公交車,引入了華運超市,設置了共享單車停車點,高管和科研人才住進了人才公寓……事事件件,都讓宋志超和趙存心生滿意。而這背后,是蚌山區按照一個項目、一個方案、一班人馬、一幫到底,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建立臺賬,限時辦理。用副區長朱雙仕的話就是“‘好時不擾,難時出手’,有訴求及時跟進、有困難立刻頂上,真心實意換位思考、服務企業和項目。”
“以新型顯示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制造兩大產業為主攻方向,將園區作為主戰場,蚌山區在筑巢引鳳的同時,也通過精耕細作提升畝均產值。”采訪中,蚌山區“工招園”辦綜合督查組組長常俊告訴記者,要在“雙招雙引”中脫穎而出,思路很關鍵。不論是建好廠房以商招商,還是以保姆式服務提升企業獲得感,出發點、中心點都是企業。而這,才是真正的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抓手,提升園區承載力,構筑發展硬支撐。